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更多>>

赛迪院长张立:中国新

全球范围内,中国步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首页 > CMIC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网络安全应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一大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08-02 10:56:43

来源:赛迪-中国电子报

作者:沈昌祥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将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智能化提升、产业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总结国内外工业化正反两方面经验,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也不同于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创新。与过去相比,新型工业化呈现新的效率源泉、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组织形态、新的约束条件等一般性的新特征,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对新型工业化赋予了自身的特殊性。应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优先、自主创新、绿色低碳、数实融合、开放循环等为内涵,构建四大体系,即自立自强的科技体系、高端先进的制造体系、低碳循环的绿色体系和内外循环的分工体系,并围绕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目标要求,从强化组织领导、降低要素成本、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畅通内外循环、优化竞争环境等方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可信数据要素治理制度
  
  随着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大规模应用,既为新型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伴随着大量工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新风险。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活动深度融合,工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风险日益凸显。2022年工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高危漏洞层出不穷,大量低防护工业设备接入互联网,工业企业敏感数据泄露、勒索病毒攻击等安全事件频发。因此,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新时期我国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创造安全的发展前提。
  
  我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面临的工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生态还未构成,安全可信产业供给水平亟待提升,尚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需要。适应工业领域特点的专用安全可信产品供给不足,覆盖垂直行业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的安全产品严重缺乏,产业扶持聚集度不足。二是工业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投入亟待加大,防范应对高级威胁的能力不足。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不足3%(美国投入占比>10%),部分行业“重发展轻安全、重建设轻防护”的问题仍未根本改观。三是国家级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亟待完善,主动积极防御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领域网络安全在基础设施和防护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加强新时期我国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对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新型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成为新型数字经济崛起与繁荣的支撑,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是客观存在的,生产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就有数据,数据科学发展主要经历了数值计算、数据工程、数字社会三个阶段。在数值计算阶段,机器代替手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经过数十年发展实现了产业自动化;在数据工程阶段,关系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出现提高了综合效率,逐步实现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社会阶段,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通过数据采集、提炼数据产品,形成新型产业生态,自此进入了数字产业化、智能化阶段,促进数字经济跨越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数据成为了生产要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数据安全保障工作。数据要素安全治理作为数据基础制度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贯穿数据流通交易的各个环节,涉及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既有利于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也有利于维护企业、个人数字权益。可以说,只有建立健全安全可信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安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推进新型工业化,安全是发展前提,也是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网络安全法、密码法、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产业生态初步构建,产业结构逐步合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确立,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但与此同时,我国网络安全在战略、技术、产业和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在复杂的网络安全博弈中略显被动:自主创新不足,以“跟随型”为主的安全产业发展思路难以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尚不健全,重点领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足,集中表现为“网络安全底数不清”“网络防御被动应急”,难以形成网络安全积极防御体系,网络安全保障措施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严峻对抗形势等。
  
  为此,我们必须抓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应以前瞻性布局占据战略制高点,形成一套既富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战略思维;以自主创新产业争取战略主动权,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构建世界领先、安全可信的自立自强网络安全产业生态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加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网络空间领域的国际地位。在“十四五”期间努力打造安全可信的核心技术产业生态,构筑安全可信的网络防护基础,建立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系统完备的法律法规治理体系,加强良性循环的经费保障,做好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网络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建设网络强国构筑坚实基础。
  
  如何以数字化产业为抓手、更好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打造主动免疫可信计算、打造安全可信网络产业生态体系。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也是国际战略在网络社会领域的演进,我国的网络安全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没有网络安全就沒有国家安全”,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战略和等级保护制度要求,推广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筑牢网络安全底线是历史的使命。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摆脱“卡脖子”,实现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的产品及供应链安全可信,为建设网络强国筑牢万里长城。但是,我国当前网络信息产品的自主创新程度和安全防护水平相对较低,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存在大量安全隐患,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放弃跟随仿造的技术路线,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发展模式,用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开创安全可信产业新生态。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