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辛鹏骏:网络初具规模,蹈厉5G应用“集

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刘文强: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进入稳步发展期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经济金融商业 > 其它 > 报告内容
2016-2022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纸介质定价:7500.0 电子MAIL版定价:78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8000.0
完成日期:2016-12-09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PS:本报告将保持时实更新,为企业提供最新资讯,使企业能及时把握局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产业园区概述 28
1.1 产业园区的定义及分类 28
1.1.1 产业园区的概述 28
1.1.2 产业园区的类型 28
1.1.3 产业园区的优势 29
1.1.4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29
1.2 产业园区的分类介绍 35
1.2.1 经济技术开发区 35
1.2.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
1.2.3 生态工业园区 41
1.2.4 文化产业园区 42
1.2.5 物流园区 44
1.2.6 金融后台服务园区 48
第二章 产业园区总体分析 49
2.1 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49
2.1.1 国际八大知名产业园区介绍 49
2.1.2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阶段进程 52
2.1.3 产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助推器 54
2.1.4 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56
2.1.5 苏粤携手共建产业园区取得积极成效 57
2.2 产业园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剖析 58
2.2.1 产业园区生命周期的理论解析 58
2.2.2 从功能定位角度考量产业园区的生命周期 59
2.2.3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60
2.2.4 产业园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透析 61
2.3 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63
2.3.1 产业园区竞争力基本概述 63
2.3.2 资源整合能力 64
2.3.3 运营管理能力 64
2.3.4 社会经济效益 64
2.4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65
2.4.1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65
2.4.2 中西部产业园区面临的困扰分析 67
2.4.3 低碳产业园建设大跃进亟需规范化 68
2.4.4 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及思路 69
2.4.5 城市产业园的定位策略与模式选择 71
第三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 75
3.1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综述 75
3.1.1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进程 75
3.1.2 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概况 84
3.1.3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94
3.1.4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分析 97
3.1.5 国家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的优惠政策 101
3.2 201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07
3.2.1 总体情况 107
3.2.2 东部地区发展情况 112
3.2.3 中部地区发展情况 115
3.2.4 西部地区发展情况 115
3.3 201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16
3.3.1 总体情况 116
3.3.2 分区域发展情况 118
3.3.3 进出口情况 121
3.4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融资分析 124
3.4.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十强情况 124
3.4.2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的必要性阐述 125
3.4.3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及融资方式透析 126
3.4.4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方式的选择 128
3.5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129
3.5.1 新时期经济技术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难题 129
3.5.2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的瓶颈 130
3.5.4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32
3.5.5 未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及方向 133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9
4.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综述 139
4.1.1 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与地域分布状况 139
4.1.2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运行状况 151
4.1.3 “十三五”期间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主要成就 153
4.1.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战略意义 155
4.1.5 各地高新区积极应对“新三板”试点扩容 165
4.2 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物联网的可行性研究 169
4.2.1 物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169
4.2.2 物联网产业化的难点分析 172
4.2.3 高新区为物联网产业化提供优良条件 173
4.3 中国典型高新区发展的路径与经验 174
4.3.1 广州高新区 174
4.3.2 西安高新区 177
4.3.3 无锡高新区 184
4.3.4 武汉高新区 187
4.3.5 成都高新区 188
4.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探讨 191
4.4.1 中国高新区的基本管理模式 191
4.4.2 中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趋势透析 193
4.4.3 中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的选择原则与创新策略 199
4.4.4 国外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新区的借鉴 208
4.5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12
4.5.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2
4.5.2 我国高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13
4.5.4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应重视的四个方面 215
4.5.5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发展的途径探索 217
4.5.6 优化我国高新区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219
第五章 生态工业园区 221
5.1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综述 221
5.1.1 我国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剖析 221
5.1.2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发展情况 222
5.1.3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标准 223
5.1.4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 225
5.2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SWOT透析 225
5.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225
5.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226
5.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228
5.2.4 挑战分析(Threats) 228
5.3 生态工业园引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231
5.3.1 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剖析 231
5.3.2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对低碳经济的支撑 232
5.3.3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低碳经济的典型模式 236
5.4 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分析 241
5.4.1 发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概述 241
5.4.2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简析 243
5.4.3 国内外园区管理模式的差异分析 244
5.5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46
5.5.1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46
5.5.2 促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248
5.5.3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模式选择 250
5.5.4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的思路探索 251
5.6 静脉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252
5.6.1 国外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252
5.6.2 中国静脉产业园区的建设状况 253
5.6.3 中国静脉产业发展面临大好时机 254
5.6.4 静脉产业园区的运作模式及驱动因素 261
5.6.5 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阻碍 265
5.6.6 我国沿海地区建设静脉产业园区的建议 266
第六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68
6.1 文化产业园区的相关概述 268
6.1.1 文化产业园区的产生 268
6.1.2 文化产业园区的特征 269
6.1.3 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 270
6.1.4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历史使命 273
6.2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274
6.2.1 我国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分布情况 274
6.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特点 276
6.2.3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277
6.2.4 成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作的经验及影响要素 278
6.3 部分地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 279
6.3.1 北京市 279
6.3.2 上海市 280
6.3.3 天津、河南及河北 284
6.3.4 常州市 287
6.3.5 福州市 289
6.4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开发模式探究 290
6.4.1 美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剖析 290
6.4.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六大发展模式 291
6.4.3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295
6.4.4 文化产业园区的内化型模式探索 297
6.5 中国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 303
6.5.1 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的三类基本开发模式 303
6.5.2 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企业集聚的动力分析 304
6.5.3 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305
6.5.4 市场机制与政府治理缺陷阻碍创意产业园区开发 307
6.5.5 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改进建议 308
6.6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310
6.6.1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310
6.6.2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313
6.6.3 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3
6.6.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316
6.6.5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升级的相关思考 323
6.7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的开发投资分析 325
6.7.1 架构设计 325
6.7.2 经济地理要素 327
6.7.3 地理成本要素 328
6.7.4 文化要素 329
6.7.5 经济成本要素 330
6.7.6 竞争力要素分析 332
第七章 物流园区 334
7.1 物流园区的相关概述 334
7.1.1 物流园区的特征 334
7.1.2 物流园区的功能 335
7.1.3 物流园区的类型 335
7.1.4 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条件 337
7.1.5 物流园区的建设要求 338
7.2 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 341
7.2.1 政府在园区规划中的定位浅析 341
7.2.2 政府对物流园区规划的政策支持 343
7.2.3 国外物流园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344
7.2.4 国外物流园区的开发经营模式剖析 344
7.3 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 347
7.3.1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分析 347
7.3.2 全国各地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动态 351
7.3.3 我国西部地区物流园区建设掀起高潮 352
7.3.4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综述 353
7.4 中国物流园区的分布及建设状况 359
7.4.1 物流园区的区域分布情况 359
7.4.2 物流园区的建设状态 362
7.4.3 物流园区的基本类型与开发方式 365
7.4.4 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情况 368
7.4.5 物流园区的占地规模 369
7.5 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分析 370
7.5.1 港口物流园区的基本概述 370
7.5.2 中国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近况 372
7.5.3 中国港口物流园区发展中的问题 373
7.5.4 标准化是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的根本出路 375
7.5.5 中国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策略 378
7.5.6 中国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开发的国际经验借鉴 383
7.6 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发展分析 386
7.6.1 物流与物流信息的基本概述 386
7.6.2 中国与美国物流园区信息化的比较浅析 386
7.6.3 中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制约瓶颈 387
7.6.4 中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388
7.6.5 推动中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389
7.6.6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390
7.7 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探讨 391
7.7.1 中国物流园区建设开发的主流模式 391
7.7.2 中国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模式 392
7.7.3 中国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393
7.7.4 中国物流园区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探索 394
7.7.5 中国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分析 399
7.8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401
7.8.1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01
7.8.2 2015年我国物流园区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 403
7.8.3 促进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404
7.8.4 科学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战略思考 408
7.8.5 中国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策略 412
7.8.6 提升物流园区运营水平的对策措施 413
7.9 中国物流园区的投资分析 418
7.9.1 我国物流园区的投资运营需求简析 418
7.9.2 物流园区投资运营主体的全面解析 425
7.9.3 中国物流园投资运营主体的合作模式思考 428
7.9.4 物流园区的开发经营及实体运营方式 429
第八章 保税区 431
8.1 保税区的相关概述 431
8.1.1 保税区的概念 431
8.1.2 保税区的功能特点 431
8.1.3 综合保税区简介 432
8.1.4 建立保税区的优势 432
8.2 中国保税区发展概况 435
8.2.1 中国保税区发展取得较大进展 435
8.2.2 国家综合保税区建设现状 437
8.2.3 中国保税区的货物监管模式解析 440
8.3 保税区的转型发展分析 447
8.3.1 保税区的两种转型模式 447
8.3.2 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 447
8.3.3 保税物流港区 449
8.4 中国保税区发展的问题分析 450
8.4.1 缺乏法制规范 450
8.4.2 税收政策滞后 451
8.4.3 税务管理滞后 452
8.4.4 缺乏高效发展的切实保证 452
8.5 中国保税区发展的对策探讨 453
8.5.1 明确保税区的发展战略 453
8.5.2 完善保税区法制建设 453
8.5.3 制定统一的保税区税收政策 454
8.5.4 适当放宽贸易管制 455
8.5.5 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455
8.5.6 加强税务与海关的协调配合 456
第九章 汽车产业园区 457
9.1 汽车产业园区的相关概述 457
9.1.1 汽车产业园区的概念界定及性质 457
9.1.2 汽车产业园区的基本特征 457
9.1.3 汽车产业园区的集群阶段浅析 458
9.2 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的模式总结 459
9.2.1 开创型模式 459
9.2.2 拓展型模式 459
9.2.3 升级型模式 460
9.3 国内外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分析 460
9.3.1 国外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透视 460
9.3.2 中国汽车产业园区总体发展状况 461
9.3.3 我国典型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介绍 463
9.3.4 我国汽车产业园区形成投资圈地热潮 465
9.4 2015年国内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动态 466
9.4.1 北汽汽车产业园在黄骅市开建 466
9.4.2 榆林汽车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建 467
9.4.3 东风公司在冀筹建汽车改装车产业园 467
9.4.4 中国国际汽车后市场产业园首期建成投运 468
9.4.5 华中汽车生态产业园建设进展情况 469
9.5 中国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470
9.5.1 中国汽车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主要缺失 470
9.5.2 促进汽车产业园区核心能力升级的建议 473
9.5.3 加快中国汽车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473
第十章 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 476
10.1 国外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476
10.1.1 规划和发展经验 476
10.1.2 建设和管理经验 476
10.1.3 营销推广和招商引资经验 477
10.2 中国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477
10.2.1 中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发展概述 477
10.2.2 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成香饽饽各地竞争激烈 478
10.2.3 二三线城市渐成我国服务外包基地发展重心 483
10.2.4 政企合作筹建国际服务外包生态产业园 484
10.2.5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486
10.3 中国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动态 486
10.3.1 外籍华人在海宁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486
10.3.2 大型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南昌市开建 487
10.3.3 东莞开建我国首个专业金融服务外包基地 488
10.3.4 本溪县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跃升为市级示范基地 489
10.3.5 中国首个金融后台处理中心在武汉竣工 489
10.4 金融后台园区入驻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 489
10.4.1 基本商业模式分析 489
10.4.2 入驻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国别 490
10.4.3 相关建议 491
10.5 中国金融后台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492
10.5.1 我国金融后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92
10.5.2 中国金融后台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493
10.5.3 企业视角下金融后台园区建设的战略措施 494
10.5.4 科学规划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策略 497
第十一章 其他产业园区 497
11.1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497
11.1.1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概述 497
11.1.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风生水起 501
11.1.3 2010-201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动态 504
11.1.4 中国医药产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506
11.1.5 促进中国医药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507
11.2 航空产业园区 508
11.2.1 国内航空产业园进入起步阶段 508
11.2.2 中国航空产业园项目建设动态 508
11.2.3 珠海航空产业园面临的发展困境 509
11.3 农业产业园区 510
11.3.1 中国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动态 510
11.3.2 苏州市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