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政策与设计
CMIC:对新型制造业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初步认识

发布时间:2016-09-23 09:16:14

来源:赛迪规划研究所

作者:谢振忠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现代产业新体系,这是对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宏观要求和总体设计。我们理解的产业体系,是指由产业实体、秩序结构、作用关系、动力机制等因素构成,实现一定经济社会功能的产业有机系统。产业体系反映在制造业领域,就是要构建一个现代新型制造业体系。
 
    一、关于新型制造业体系的内涵
 
    目前,我们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与之相适应,也在特定的历史、人口和劳动力、资源能源、全球分工等条件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制造业体系已经不足以支撑我国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这里,最显著的时代新条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和孕育兴起,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群体突破、交叉融合。特别是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日益展现出惊人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并由此产生一系列重要的产业变革趋势。我们面临着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实现超越的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必须推动加快形成新的发展动能,构建新型的生产制造体系。这里所谓的新型,是一个过程性的相对概念,就是在现时代和未来条件下,实现新旧两种体系在结构、关系、动能等方面的一系列转换。
 
    当前和未来时期,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必须符合以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特征的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适应以高端回流、中低端转移为特征的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调整要求,应对国内传统比较优势更替、资源生态约束趋紧、经济发展新常态、居民消费层次升级等一系列结构性变化。
 
    因此可以说,我们所要构建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就是要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个结构布局优化、产业协作紧密、方式集约高效、创新能力较强、综合效益良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二、新型制造业体系的五个特征
 
    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是新旧两种制造业体系在结构、关系、动能等的转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一是在结构布局上,实现形态更高级,结构更优化,布局更合理。形成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占比高,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行业结构;形成大中小企业相协调、整机和零部件企业相配合、趋向小型化和专业化的组织生态;形成资源配置合理、集聚效应显著、有利区域均衡、保障产业安全的空间结构。
 
    二是在产业协作上,实现分工更专业,方式更先进,协作更紧密。生产制造方式向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方向转变,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占主体,加快信息技术向市尝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应用。产业协作更加紧密,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理,产业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区域间竞争有序、合作双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合作、国际化发展水平提高等方面。
 
    三是在发展方式上,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协调。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方式,转向知识技术密集、物质消耗低、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方式。
 
    四是在动力机制上,实现从物质要素投入型向创新要素驱动型的转换。新型制造业体系下的增长将更多依靠创新、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创新将成为引领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以科技创新带动包括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的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五是在综合效益上,有机融入经济社会整体系统,支撑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制造业体系要有利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层次提升要求,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更好吸纳社会就业。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