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辛鹏骏:网络初具规模,蹈厉5G应用“集

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刘文强: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进入稳步发展期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能源环保材料 > 新能源 > 报告内容
2017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纸介质定价:8600.0 电子MAIL版定价:86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9000.0
完成日期:2017-03-09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条件
  1.1 资源条件
    1.1.1 水能
    1.1.2 风能
    1.1.3 太阳能
    1.1.4 生物质能
    1.1.5 地热能
    1.1.6 其他能源
  1.2 社会条件
    1.2.1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2.2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2.3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和国家安全
    1.2.4 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
  1.3 技术条件
    1.3.1 各地区技术影响
    1.3.2 中国发明专利影响
    1.3.3 新能源产业创新模式
    1.3.4 新能源发电技术解析
  1.4 其他条件
    1.4.1 人才
    1.4.2 资金
    1.4.3 设备
    1.4.4 配套设施
第二章 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1 国际环境
    2.1.1 全球能源结构调整
    2.1.2 全球新能源发展态势
    2.1.3 全球主要新能源现状
    2.1.4 国际新能源开发策略
  2.2 国内环境
    2.2.1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2.2 清洁能源稳健发展
    2.2.3 能源消费结构转变
  2.3 发展机遇
    2.3.1 政策利好频传
    2.3.2 能源互联网兴起
    2.3.3 储能产业崛起
  2.4 风险因素
    2.4.1 产业标准缺失
    2.4.2 政策体系亟待完善
    2.4.3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2.4.4 开发利用成本高
    2.4.5 市场成熟度低
第三章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1 国外新能源产业经验借鉴
    3.1.1 美国
    3.1.2 德国
    3.1.3 日本
    3.1.4 巴西
  3.2 中国新能源产业总体概况
    3.2.1 行业发展形势
    3.2.2 新能源装机规模
    3.2.3 行业细分格局
    3.2.4 企业竞争格局
    3.2.5 行业发展趋势
    3.2.6 行业发展机遇
  3.3 新能源发电成本问题分析
    3.3.1 新能源发电成本现状介绍
    3.3.2 新能源发电成本下降成因
    3.3.3 新能源发电成本未来预期
  3.4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征
    3.4.1 密集政策扶持新能源开发
    3.4.2 太阳能产业进入稳步发展期
    3.4.3 技术转化速度与国际同步
    3.4.4 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3.4.5 产业集群特征逐步显现
  3.5 中国新能源互联网发展分析
    3.5.1 市场发展基础分析
    3.5.2 能源互联网建设意义
    3.5.3 政策支持能源互联网
    3.5.4 微电网开启新纪元
    3.5.5 互联网+新能源发展
    3.5.6 能源互联网建设意见
  3.6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分析
    3.6.1 全球投融资统计
    3.6.2 投资规模统计
    3.6.3 投资领域分布
    3.6.4 并购投资分析
    3.6.5 行业IPO分析
    3.6.6 融资方式分析
  3.7 新能源产业的区域布局
    3.7.1 产业集聚情况
    3.7.2 区域分工情况
    3.7.3 细分领域集聚特征
    3.7.4 空间布局趋势
  3.8 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3.8.1 行业诸多技术待成熟
    3.8.2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8.3 行业发展困境分析
    3.8.4 创新驱动破解新能源困境
    3.8.5 新能源行业发展措施
第四章 新能源产业链分析
  4.1 新能源产业链综述
    4.1.1 产业链结构
    4.1.2 产业链生命周期
    4.1.3 产业链价值流动
  4.2 新能源产业链特征
    4.2.1 产业链长
    4.2.2 受工业影响较大
    4.2.3 对外依存度高
  4.3 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原材料
    4.3.1 光伏材料市场总体分析
    4.3.2 多晶硅市场发展现状
    4.3.3 锂电池材料市场概况
    4.3.4 风电发展拉动钕铁硼材料需求
  4.4 新能源产业链中游——设备制造业
    4.4.1 风电设备制造业
    4.4.2 光伏设备制造业
    4.4.3 核电装备制造业
    4.4.4 太阳能热设备制造业
  4.5 新能源产业链下游——商业化应用
    4.5.1 风电并网不断提速
    4.5.2 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升温
    4.5.3 生物质燃料市场崛起
    4.5.4 地热发电平稳发展
    4.5.5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
第五章 2014-2016年太阳能行业发展分析
  5.1 太阳能资源概述
    5.1.1 太阳能定义
    5.1.2 资源利用优缺点
    5.1.3 资源利用形式
    5.1.4 资源储量与分布
  5.2 2014-2016年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规模
    5.2.1 国际市场需求情况
    5.2.2 2014年光伏装机规模
    5.2.3 2015年光伏装机容量
    5.2.4 2016年市场发展形势
    5.2.5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
  5.3 2014-2016年中国太阳能开发利用分析
    5.3.1 2014年产业运行状况
    5.3.2 2015年产业发展状况
    5.3.3 2016年产业运行态势
    5.3.4 太阳能利用技术路径
    5.3.5 太阳能利用领域机遇
    5.3.6 产业链各环节市场规模
  5.4 2014-2016年太阳能产业区域市场分析
    5.4.1 黑龙江
    5.4.2 河北省
    5.4.3 内蒙古
    5.4.4 甘肃省
    5.4.5 山东省
    5.4.6 青海省
    5.4.7 江苏省
  5.5 2014-2016年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分析
    5.5.1 产业发展阶段
    5.5.2 行业发展规模
    5.5.3 行业经营状况
    5.5.4 区域分布形势
    5.5.5 企业整合政策
    5.5.6 商业模式分析
    5.5.7 分布式发展情况
  5.6 2014-2016年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5.6.1 行业发展介绍
    5.6.2 产业集群发展
    5.6.3 行业生产规模
    5.6.4 对外贸易规模
    5.6.5 产品价格走势
    5.6.6 技术研发进展
    5.6.7 行业发展热点
    5.6.8 行业发展困境
  5.7 2014-2016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分析
    5.7.1 市场发展形势
    5.7.2 行业产销规模
    5.7.3 对外贸易规模
    5.7.4 市场竞争格局
    5.7.5 产业布局分析
  5.8 太阳能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5.8.1 产业发展瓶颈
    5.8.2 发展制约因素
    5.8.3 产业发展对策
    5.8.4 行业发展措施
    5.8.5 市场发展策略
第六章 2014-2016年风能行业发展分析
  6.1 2014-2016年国际风能产业规模
    6.1.1 全球风能产业发展综述
    6.1.2 2014年行业装机规模
    6.1.3 2015年风电发展状况
    6.1.4 全球风电发展规模预测
  6.2 中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6.2.1 资源地域分布
    6.2.2 资源储量规模
    6.2.3 风能开发利用
    6.2.4 开发机遇及问题
  6.3 2014-2016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规模
    6.3.1 风电装机规模
    6.3.2 风电利用规模
    6.3.3 风电经济效益
    6.3.4 区域发展格局
    6.3.5 市场竞争分析
  6.4 2014-2016年风力发电区域市场分析
    6.4.1 辽宁
    6.4.2 山东
    6.4.3 宁夏
    6.4.4 甘肃
    6.4.5 新疆
    6.4.6 江苏
    6.4.7 内蒙古
  6.5 2014-2016年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分析
    6.5.1 海上风电发展综述
    6.5.2 海上风电开发优势
    6.5.3 近海风能资源储量
    6.5.4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
    6.5.5 从特许权招标到标杆电价
    6.5.6 沿海省份出台发展规划
    6.5.7 海上风电问题及对策
  6.6 2014-2016年小型风电行业发展分析
    6.6.1 行业发展阶段
    6.6.2 小型风电概况
    6.6.3 行业运行状况
    6.6.4 设备出口贸易
    6.6.5 产品研发进展
    6.6.6 行业机遇分析
    6.6.7 行业发展潜力
  6.7 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6.7.1 行业发展问题
    6.7.2 发展制约因素
    6.7.3 产业面临的挑战
    6.7.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7.5 加快风能开发的对策
    6.7.6 与电网建设协调发展
第七章 2014-2016年生物质能行业发展分析
  7.1 生物质能概述
    7.1.1 生物质能相关定义
    7.1.2 产品的种类与形态
    7.1.3 可再生性及洁净性
    7.1.4 与常规能源的相似性
  7.2 2014-2016年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模
    7.2.1 生物质能产业链
    7.2.2 生物质发电规模
    7.2.3 技术类型分析
    7.2.4 市场投资主体
    7.2.5 产业化发展模式
    7.2.6 成功的商业模式
    7.2.7 产业发展前景
  7.3 2014-2016年生物质能区域市场分析
    7.3.1 吉林
    7.3.2 甘肃
    7.3.3 安徽
    7.3.4 江苏
    7.3.5 湖南
    7.3.6 海南
  7.4 2014-2016年生物柴油行业发展分析
    7.4.1 行业发展概况
    7.4.2 市场发展规模
    7.4.3 原料供应情况
    7.4.4 技术路线进展
    7.4.5 市场竞争结构
    7.4.6 产业制约因素
    7.4.7 行业发展机遇
  7.5 2014-2016年燃料乙醇行业发展分析
    7.5.1 行业发展形势
    7.5.2 市场发展规模
    7.5.3 行业运行特征
    7.5.4 市场竞争格局
    7.5.5 产业链分析
    7.5.6 行业发展瓶颈
    7.5.7 未来发展方向
  7.6 2014-2016年沼气行业发展分析
    7.6.1 行业发展概况
    7.6.2 工程建设进展
    7.6.3 技术路线进程
    7.6.4 综合效益分析
    7.6.5 行业投资动态
    7.6.6 产业发展困局
  7.7 2014-2016年垃圾发电行业发展分析
    7.7.1 行业发展综述
    7.7.2 行业发展特征
    7.7.3 市场发展动力
    7.7.4 项目进展情况
    7.7.5 市场竞争格局
    7.7.6 新商业模式形成
    7.7.7 产业发展策略
  7.8 生物质能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7.8.1 产业发展障碍
    7.8.2 发展制约因素
    7.8.3 市场开发阻力
    7.8.4 发展对策措施
    7.8.5 开发利用策略
    7.8.6 产业政策建议
第八章 2014-2016年核能行业发展分析
  8.1 核能的概念界定
    8.1.1 核能相关概述
    8.1.2 核能释放形式
    8.1.3 优越性与缺陷
    8.1.4 开发与利用方式
  8.2 2014-2016年国际核能开发利用规模
    8.2.1 世界铀资源分布
    8.2.2 全球核电装机规模
    8.2.3 全球核电市场格局
    8.2.4 全球核电技术路径
    8.2.5 产业全球化提速
    8.2.6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8.3 2014-2016年中国核能行业发展态势
    8.3.1 产业结构分析
    8.3.2 价格调整机制
    8.3.3 行业发展潜力
    8.3.4 全球化战略
  8.4 2014-2016年中国核电行业运行状况
    8.4.1 2014年装机规模
    8.4.2 2015年运行状况
    8.4.3 2016年运行态势
    8.4.4 市场竞争格局
    8.4.5 行业经济效益
  8.5 2014-2016年核能产业区域市场分析
    8.5.1 辽宁
    8.5.2 浙江
    8.5.3 福建
    8.5.4 广东
    8.5.5 广西
    8.5.6 海南
  8.6 核能技术
    8.6.1 核电技术自主创新
    8.6.2 自主化能力提升
    8.6.3 核电自主技术博弈
    8.6.4 华龙一号技术合作
    8.6.5 反应堆技术趋势
  8.7 中国核能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8.7.1 发展面临问题
    8.7.2 发展制约瓶颈
    8.7.3 核电经验借鉴
    8.7.4 产业发展对策
    8.7.5 产业发展战略
    8.7.6 健康发展措施
第九章 2014-2016年地热能行业发展分析
  9.1 地热能概述
    9.1.1 地热能定义
    9.1.2 地热能的分类
    9.1.3 中国的分布与成因
    9.1.4 地热资源发电优势
    9.1.5 地热能的利用形式
  9.2 2014-2016年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状况
    9.2.1 地热资源分布情况
    9.2.2 地热能发电规模
    9.2.3 美国地热行业形势
    9.2.4 印尼地热行业现状
    9.2.5 肯尼亚地热发展经验
  9.3 2014-2016年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分析
    9.3.1 地热资源分布
    9.3.2 产业发展政策
    9.3.3 产业发展形势
    9.3.4 地热商业化开发
    9.3.5 行业发展机遇
    9.3.6 市场前景预测
  9.4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9.4.1 浅层地热能概念
    9.4.2 资源利用特点
    9.4.3 开发利用情况
    9.4.4 开发面临挑战
    9.4.5 市场发展潜力
    9.4.6 开发利用趋势
  9.5 地热发电与地热供暖
    9.5.1 地热发电发展概况
    9.5.2 西藏地热发电装机容量
    9.5.3 地热发电的障碍及突破口
    9.5.4 地热供暖系统介绍
    9.5.5 天津地热供暖建设
    9.5.6 地热供暖的优势及建议
  9.6 地热能利用相关技术分析
    9.6.1 地热开采技术
    9.6.2 技术研发成果
    9.6.3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9.6.4 地热利用与节能技术
  9.7 地热能行业发展问题及策略
    9.7.1 行业发展瓶颈
    9.7.2 发展制约因素
    9.7.3 开发利用对策
第十章 2014-2016年氢能行业发展分析
  10.1 氢能相关概述
    10.1.1 氢能资源综述
    10.1.2 氢能使用方式
    10.1.3 氢能应用领域
    10.1.4 氢能的制备及储运
  10.2 2014-2016年国际氢能行业发展综述
    10.2.1 产业市场化发展
    10.2.2 产业链发展进程
    10.2.3 各国氢能政策分析
    10.2.4 全球技术发展路线
    10.2.5 美国氢能发展状况
    10.2.6 日本氢能发展现状
  10.3 2014-2016年中国氢能开发利用状况
    10.3.1 行业总体发展形势
    10.3.2 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10.3.3 氢能经济发展优势
    10.3.4 氢能产业化进程
    10.3.5 开发利用发展趋势
  10.4 氢能利用技术进展分析
    10.4.1 技术发展历程
    10.4.2 利用技术研究
    10.4.3 制氢工艺技术路线
    10.4.4 氢能利用的微生物途径
  10.5 发展氢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0.5.1 行业面临挑战
    10.5.2 氢能开发误区
    10.5.3 氢能发展战略
    10.5.4 氢能技术对策
    10.5.5 加强国际协作
    10.5.6 制定氢能路线
第十一章 2014-2016年可燃冰行业发展分析
  11.1 可燃冰相关概述
    11.1.1 可燃冰资源概念
    11.1.2 可燃冰形成过程
    11.1.3 可燃冰开采利用
  11.2 2014-2016年全球可燃冰开发利用状况
    11.2.1 资源探索历程
    11.2.2 资源开发意义
    11.2.3 开采应用状况
    11.2.4 技术研发加速
    11.2.5 全球勘探动态
  11.3 2014-2016年中国可燃冰开发综述
    11.3.1 资源探索历程
    11.3.2 开发战略意义
    11.3.3 国内资源储量
    11.3.4 开发总体分析
  11.4 2014-2016年我国可燃冰开发动态
    11.4.1 首次钻获高纯度可燃冰
    11.4.2 祁连山冻土区开发进展
    11.4.3 可燃冰基础理论体系建立
    11.4.4 南海可燃冰资源勘查
  11.5 可燃冰开采技术发展进展分析
    11.5.1 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
    11.5.2 可燃冰技术难获共享
    11.5.3 可燃冰成矿预测技术
    11.5.4 开采自主勘察技术体系
第十二章 2014-2016年海洋能行业发展分析
  12.1 海洋能概述
    12.1.1 海洋能资源定义
    12.1.2 海洋能资源分类
    12.1.3 海洋能资源特点
    12.1.4 海洋能的优缺点
    12.1.5 海洋能发电方式
  12.2 2014-2016年全球海洋能开发利用状况
    12.2.1 世界海洋能开发状况
    12.2.2 海洋发电装机规模
    12.2.3 美国海洋能开发
    12.2.4 英国海洋能开发
    12.2.5 澳大利亚海洋能
  12.3 2014-2016年中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分析
    12.3.1 资源储量与分布
    12.3.2 资源的开发利用
    12.3.3 海洋能发电现状
    12.3.4 海洋能海上试验场
    12.3.5 潮汐发电发展综述
    12.3.6 波浪发电发展简析
    12.3.7 海洋能发展展望
  12.4 海洋能利用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12.4.1 潮汐发电
    12.4.2 海流能利用
    12.4.3 波浪能转换
    12.4.4 温差能转换
    12.4.5 盐差能转换
第十三章 重点招商目标企业介绍
  13.1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1.1 企业发展概况
    13.1.2 经营效益分析
    13.1.3 企业投资分布
    13.1.4 新能源业务规模
    13.1.5 企业核心竞争力
    13.1.6 投资意愿评估
  13.2 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3.2.1 企业发展概况
    13.2.2 主要业务领域
    13.2.3 经营效益分析
    13.2.4 企业投资分布
    13.2.5 企业核心竞争力
    13.2.6 投资意愿评估
  13.3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3.3.1 企业发展概况
    13.3.2 经营效益分析
    13.3.3 企业投资分布
    13.3.4 新能源业务分析
    13.3.5 企业核心竞争力
    13.3.6 投资意愿评估
  13.4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4.1 企业发展概况
    13.4.2 经营效益分析
    13.4.3 业务经营分析
    13.4.4 财务状况分析
    13.4.5 投资意愿评估
  13.5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5.1 企业发展概况
    13.5.2 经营效益分析
    13.5.3 业务经营分析
    13.5.4 财务状况分析
    13.5.5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国内主要产业园发展案例
  14.1 天津北辰风电产业园
    14.1.1 园区概况
    14.1.2 产业定位
    14.1.3 开发理念
    14.1.4 布局规划
    14.1.5 支持措施
  14.2 江苏泰州新能源产业园
    14.2.1 园区简介
    14.2.2 产业基础
    14.2.3 招商项目
    14.2.4 优惠政策
    14.2.5 人才政策
  14.3 无锡风电科技产业园
    14.3.1 园区概况
    14.3.2 服务平台
    14.3.3 产业基础
    14.3.4 优惠政策
  14.4 常州天合光伏产业园
    14.4.1 园区概况
    14.4.2 发展规模
    14.4.3 项目投资
  14.5 南京江宁区新能源产业园
    14.5.1 发展优势
    14.5.2 发展重点
    14.5.3 空间布局
    14.5.4 保障措施
  14.6 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6.1 园区概况
    14.6.2 投资环境
    14.6.3 优势产业
    14.6.4 引资政策
第十五章 新能源项目招商引资策略及建议
  15.1 新能源项目价值分析
    15.1.1 进入门槛
    15.1.2 技术成熟度
    15.1.3 政策扶持力度
    15.1.4 社会综合成本
    15.1.5 潜在市场空间
  15.2 新能源项目的融资策略
    15.2.1 完善金融服务
    15.2.2 鼓励金融创新
    15.2.3 完善资本市场
    15.2.4 拓宽资金渠道
  15.3 项目招商及产业升级策略
    15.3.1 重大项目确定策略
    15.3.2 重大项目实施策略
    15.3.3 重点产业建设策略
    15.3.4 产业升级策略
第十六章 新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16.1 新能源产业重要政策
    16.1.1 可再生能源开发目标
    16.1.2 电力体制改革政策
    16.1.3 清洁能源发展政策
    16.1.4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16.2 新能源产业政策方向
    16.2.1 项目配置市场化
    16.2.2 政府干预多元化
    16.2.3 电量消纳制度化
    16.2.4 市场交易透明化
  16.3 新能源产业具体政策措施
    16.3.1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16.3.2 电力体制改革分析
    16.3.3 风电领域相关政策
    16.3.4 海上风电电价政策
    16.3.5 光伏发电补贴标准
    16.3.6 发电机组并网政策
  16.4 新能源产业相关地方政策
    16.4.1 广东清洁能源发展政策
    16.4.2 山东省新能源价格政策
    16.4.3 上海新能源发展资金政策
    16.4.4 河北省光伏发电发展政策
    16.4.5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发电政策
    16.4.6 浙江省可再生能源资金政策
第十七章 新能源产业规划分析
  17.1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17.1.1 重要意义
    17.1.2 指导原则
    17.1.3 发展目标
    17.1.4 重点领域
    17.1.5 投资效益
    17.1.6 保障措施
  17.2 细分领域规划解读
    17.2.1 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目标
    17.2.2 太阳能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17.2.3 风电产业“十三五”发展趋势
    17.2.4 核电产业“十三五”重点内容
    17.2.5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
  17.3 地方新能源发展规划
    17.3.1 北京市“十三五”新能源规划目标
    17.3.2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重点
    17.3.3 广东省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规划
    17.3.4 山东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重点
    17.3.5 湖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方向
第十八章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建议
  18.1 新能源发展制度创新策略
    18.1.1 改革立法体制
    18.1.2 改革决策机制
    18.1.3 引入激励机制
    18.1.4 完善政策框架
  18.2 新能源发展技术创新策略
    18.2.1 微观层次
    18.2.2 中观层次
    18.2.3 宏观层次
  18.3 新能源产能过剩解决策略
    18.3.1 价格机制改革
    18.3.2 提高技术水平
    18.3.3 优化市场结构
  18.4 新能源区域发展策略
    18.4.1 产业体系建设
    18.4.2 培育创新网络
    18.4.3 创新体系建设
    18.4.4 培养专业人才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附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