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帮助中心|添加收藏|English
 
     
  "互联网+"战略推进信息技术  
  融入基因检测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展开,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引发传统医学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将现代医疗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而这种巨大的影响在基因测序领域尤为显著。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不断成熟和成本急剧下降,基因测试技术借力互联网开始推向消费级市场,各方积极抓紧布局,个人DNA检测服务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各方力量积极布局"互联网+"基因服务。

 
一、基因检测存在的问题
1、大众认知程度低

基因,对于大众来说依然是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普通人接受个人基因检测的动机通常为: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基因遗传学感兴趣,想从遗传角度了解自己的家族,了解一下疾病风险,甚至纯属娱乐。这些常见诉求必然是追求低消费门槛的,但是基因检测技术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人体有2万多个基因,共计30亿对位点,无论哪一个性状都不是简单的一两个点位可以决定的,更不用说涉及到疾病的内容。涉及到的技术也林林总总,因此,如何判断一家基因检测公司的结果是合理的、有意义的成为在消费前困惑大众的一大难题。

2、行业的良莠不齐

由于基因检测内容复杂,技术手段多样,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价位天差地别却看上去豪无分别的基因检测产品,如肿瘤风险预测的报价从3、4百元到数万元不等。不同的价位涉及到的技术手段、专业素养、解读能力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但普通民众几乎毫无辨识能力,行业内也并没有相关标准,这也必然导致了一些踏踏实实做研究、打造产品价值的公司对于大众市场毫无吸引力,而做完检测的大众又对基因检测评价不高的恶性循环。

3、临床应用的脱节

目前对于临床来说,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还是新生儿遗传性缺陷的筛查,部分遗传疾病的诊断,部分靶向药物治疗,以及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大部分基因检测还未到达临床阶段,临床医生更不知道如何向患者或受检者解释一个风险评估结果,从而难以认可基因检测的作用。基因健康与临床应用的脱节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4、商业模式不明晰

当前的基因检测行业,依然还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模式下的基因检测公司基本都还停留在烧钱收数据的阶段,而这种简单技术做出的位点数据收集,很难判断未来应用在大众健康等领域会有多大的价值。而以基因检测本身作为价值出发点的公司,也还都在高价位的基因产品和临床应用层面苦苦摸索。

 
二、"互联网+"深入展开对基因测序有何影响


1、信息技术不断加速融入测序服务

信息技术的融入推动测序服务进一步发展,大数据与数据库逐渐成为我国基因测序产业发展重要元素。人类基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基因测序结果分析依赖于大量的数据计算,而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展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其数据超大容量与超高通量等特点,逐渐显示出对于基因测序服务产业良好的相容性。未来基因测序产业发展要求测序服务具备全面性、快捷性、准确性以及相对低价性,这使得基因测序产业愈发依赖超高速数据分析能力和大量对照样本数据。



互联网公司看准基因大数据行业爆发性增长趋势,开始积极布局基因测序产业以抢占市场份额。2015年1月,谷歌推出云端服务Google Genomics托管1000 Genomes Project、Illumina Platinum Genomes等众多基因数据库,利用自身云端基础设施提供应用程序接口去储存、处理、分析以及分享DNA序列,旨在基因组研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15年10月,阿里云、英特尔、华大基因三巨头在第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启动共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首个定位精准医疗应用云平台,以此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基因数据收集。


2、我国基因测序数据库建设任重而道远

我国在基因测序结果临床解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测序数据解读成本比重逐渐增大,并日益成为制约我国测序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因测序结果的解读直接影响到对于受测者的正确指导,也是受测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基因测序结果临床解读依赖于大量人群样本数据,对比基因数据的全面性决定了测序分析的准确性,数据解析能力的强弱影响到测序服务效率的高低,这使得数据库建设成为未来基因测序服务的核心所在。

我国基因大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库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因数据库整体建设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由于前期基因数据库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其回报周期较长,对于从事数据库建设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要求较高,基因数据库建设成为基因测序产业发展难点之一。


 
三、基因检测服务搭上互联网发展快车

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精准医疗计划,并有望进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其背后的推动力量则是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提升、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日益完善。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基因检测服务搭上互联网发展快车。

各方布局"互联网+"基因服务

在国外,谷歌、苹果和亚马逊分别从基础科研、应用和数据存储等领域布局基因服务。谷歌在重组为"字母表公司"后,以基因为首的生命科学公司也被置于集团核心地位,其掷重金发展生命科学要从基因上延缓衰老。早在2014年,谷歌就推出Google Genomics计划,搭建了应用程序接口API,邀请科学家们将DNA数据转移到谷歌服务器,使用相同的数据库技术索引备份人类的基因数据。苹果公司正在与美国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两款可收集和研究基因数据的ResearchKit应用,计划收集并整理用户的基因数据,帮助iPhone用户进行基因检测。此外,亚马逊和谷歌正针对基因云存储市场展开较量,亚马逊也推出云端服务,并接管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存储。

在国内,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加快布局,先后投资基因公司或设立基因数据部门。2015年10月,阿里云与英特尔、华大基因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启动精准医疗开放云平台的共建工作。此前,阿里云还与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以海量的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云,实现对个人基因组数据的精准解读。2015年12月,百度与北京协和医院宣布开展食管癌研究,百度利用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一同发现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为食管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食管癌药物的研发提供靶标,此次合作成为国内互联网企业与国家级医学科研机构在癌症领域的首次深度合作。

国内保险公司加快布局。2015年7月,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华大基因合作,打造国内首款互联网基因检测保险计划"知因保"。它是一系列以基因检测为支撑、以健康体检为手段、以保险为保障的个人健康管理计划。除了众安保险,泰康人寿、平安寿险、中国人寿集团、太平人寿集团在内的多家险企纷纷推出"买保险送基因检测"增值服务。

国内基因服务公司纷纷开展"互联网+"基因服务。WeGene、Hi基因、基因猫、360基因等众多初创公司也蜂拥而起,和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博奥颐和等业务线丰富的业内大佬不同,这些初创公司都瞄准2C业务,聚焦于消费级基因数据的解读与个性化健康服务,为了实现公司的大数据梦,基因检测公司都想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试图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基因检测这个"高大上"的科技服务推向普通消费者市场。

 

重构传统基因行业

加速大众对基因检测服务认知。例如,"姚贝娜事件"让中国人对乳腺疾病变得高度关注,达安基因利用此次事件联合了粉红丝带发起"B+守护粉红计划",针对妈妈网、宝宝树、大姨吗等这些女性集中的互联网社区进行口碑、品牌、产品的传播,让社会公众特别是女性认识到基因检测的优势,充分发挥了互联网营销的特点。

加速相关电商服务发展。例如,华大基因推出了健康咨询与垂直电商平台Genebook,希望在传播健康资讯的同时,利用手中的大数据积累精准营销健康类产品,Genebook平台上销售的商品主要包括健康食品、保健品、健康检测服务、周边商品和可穿戴设备等。

加速以微生物基因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构建。基因公司、医药公司、医院、互联网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共享基因数据之后,基因公司可以实现对基因数据更深程度的挖掘、分析和预判,医疗公司利用基因大数据可以提升新药开发的速度,医院利用基因大数据可以对病人实现更加精准医疗,互联网公司利用基因大数据可以实现更加深度的个性化营销服务。

 

基因服务开启新春天

  推动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服务持续降价。基因检测高冷,用户无参与感,认知低、无黏性;由于知识普及的不足,用户不认为是刚需,购买意愿低;现有基因检测服务模式与消费者/用户隔离,品牌认知度低,无法积累自己的用户和粉丝,这是基因检测面临的三大痛点。要让普通消费者接受一个完全陌生的技术,显然并不容易,即便是自带光环、融资顺利的23andMe,爆发之前的培育市场工作也整整熬了8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科技知识与科技产品都开始获得了直接面向大众的机会。一些科技企业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广自己的产品,网络化、平台化有望让基因检测服务实现规模化,最终推动面向大众的基因检测服务持续降价。

持续加强基因数据隐私保护。基因数据隐私保护将成必要保障。基因数据的非法利用不仅会对个人隐私造成危害,更为严重的还会危害国家安全。未来将会加强基因检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基因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开放、共享、流通、交易、使用等过程全生命周期标准化安全管理,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指南,以安全管理标准化降低数据泄露风险;还将加强基因数据出境评估管理,建立重点领域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和许可管理制度,确保国家数据安全。

产业链闭环形成。基因检测的数据价值十分巨大,互联网基因检测借助互联网采集、存储、计算能力优势,让基因行业正在诞生一批企业,即从生物信息分析切入,形成一个数据分析大平台,向上游移动将测序仪器及建库和试剂上线,向下游将应用出口通过云端实现在线,最终实现产业链的闭环。

 

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精准医疗计划,并有望进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进,凭借着互联网企业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能力,基因检测服务应用场景将会层出不穷,获取服务将更为方便,行业管理将更加规范标准,基因检测服务有望开启新的春天。

 
  CMIC相关专题 更多
  CMIC研究报告 更多
· 2018-2023年中国基因治疗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2017-12-25
· 2018-2023年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趋势研判报告 2017-12-25
· 2017-2022年中国基因药物行业供需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11-17
· 2017-2022年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2017-10-18
· 2017-2022年中国基因药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2017-07-28
· 2017-2022年中国基因行业发展战略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7-07-31
· 2017-2022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