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彭健:我国通信网络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信网络稳步发展,保障...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产业研讨 > 产业资讯
水果营行老板跑路 扁担农业“挑起”烂摊子

发布时间:2016-02-01 12:03:4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每经记者 吴瞬


老板跑路、门店关闭,涉及资金数亿元,宣称要打造水果生鲜界“阿里巴巴”的水果营行,此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匹O2O界的黑马似乎已回天乏力。但最新的进展是,水果营行迎来了“接盘侠”。据了解,深圳市挑山扁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扁担农业)开始正式接手水果营行在深圳的“遗产”——一些还保留有剩余价值的店面。


已与水果营行深圳地区的100多位投资者联合成立公司,扁担农业创始人付剑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通过法律手段把水果营行深圳地区的52家门店经营权确权给投资者,然后转给扁担农业接手经营。按照双方协议,今后在店面的经营过程中,原水果营行投资者将无偿获得净利润20%的分红。


扁担农业创立于2013年,目前仅在深圳开设了一家店面,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有一定盈利,但同是初创公司的扁担农业能否让水果营行起死回生仍是未知数。


原投资者无需再投资


2015年12月中旬,水果营行危机集中爆发,其在广州、深圳、合肥、杭州等地的所有门店均遭关闭,涉及资金高达数亿元,创始人之一的伍慧被深圳警方带走调查,幕后大老板谢国辉外逃。


据了解,仅深圳一地的水果营行投资者就多达百余人,人均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相比人数众多但金额相对较小的预付费会员,水果营行投资者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因此,在水果营行倒下后,投资者不断尝试“自救”措施,试图挽回损失。


付剑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水果营行的投资者在“自救”过程中找来了扁担农业寻求帮助。


“水果营行倒闭过程中投资者损失惨重,找到我们之后,也是想看看我们是否能帮到他们。我们当时找了一个律师团,专门分析了他们的投资协议,但协议主要是债权协议,谢国辉跑了之后,其实已经很难再去追债,按照清算流程,投资者的债权是不太被重视的,员工工资、供应商都是排在其前面。”付剑锋说。


经过多番和投资者的沟通,付剑锋认为水果营行作为一家轻资产的公司,实际上几乎并未留下任何资产,唯一有价值的就只剩下深圳地区的52家门店。“我们当时就想把深圳的投资者集合起来,通过法律手段把52家门店经营权确权给投资者,然后转给我们接手经营,我们给他们分红,这是最好的办法。”


付剑锋表示,扁担农业已经与水果营行深圳地区的投资者达成意向,将联合成立有限合伙公司作为利益主体进行清算以及帮助扁担农业拿回相关门店,而扁担农业将会把门店净利润的20%作为投资者的永续分红,同时扁担农业有权在1年以后用5倍的分红金额回购相关分红权,而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不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


对于“裸接”水果营行,在付剑锋看来,虽然会付出很多,但与此同时获得的曝光度也算是另外一种补偿。


“目前已经确认可以拿到的门店有十几家,其中两家已经签约,并开始准备入场装修。本来全深圳是52家,有30多家没租出去,剩余的基本已经被另外租出去了。”


扁担农业能否扛下重担


工商资料显示,扁担农业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册资本830万元人民币。


虽然已经创立3年,但试图占领社区O2O高地的扁担农业目前仅在深圳开了一家店,一家近乎初创的公司“接盘”水果营行,真的能起死回生吗?


“我们将近3年都在做供应链以及线上家庭健康管理软件方面的准备,主打社区生鲜产品,但我们并不直接售卖食材,是对食材进行研发和加工,变成了规格包装,拿回家简单处理就好。”付剑锋表示,“我们2015年在深圳开了一家店,单店月营业额是40万元,月净利润6.5万元以上,100平方米的店净利润达到15%是很难得的。”


“我们为什么敢接盘,因为我们有自信,后面的店面经营我们是有完整解决方案的。”付剑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事实上,付剑锋也坦承“接盘”水果营行会给经营带来不小的压力。除了给原水果营行投资者的净利润20%的分红,还会对原水果营行预付费会员进行积分兑换,每次消费可用积分付费10%,“这实际上硬生生将我们15%的利润压缩掉了10%,虽然现在获得了一定知名度,但眼球经济并不能持久,难的是接下来如何更好的经营”。


“我们正在筹措资金,还准备拿下广州的水果营行门店,因为广深两地的供应链几乎是一致的,太远的地方暂时就不弄了。”付剑锋表示,他并不希望扁担农业太快速的扩张。


此外,做投资出身的付剑锋认为,在水果营行许诺给投资者年化收益36%时就已经意味着失败。“借高利贷搞经营没有谁能活下来。因为一方面拆东墙补西墙,而另一方面还要为了维系整个经营体系不断填补巨额的店面亏损。”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