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政策与设计
CMIC:新常态新机遇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20 07:59:31

来源:赛迪方略

作者:王伟凯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得以煤、石油、矿石原料等为主的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兴起了一批资源储备丰富,依托资源优势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开采,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企业破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多、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等经济社会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由“中国奇迹”转向“中国新常态”,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逐渐显性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相适应的,资源型城市要从战略全局高度科学认识“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所面临新挑战和新要求,辩证的看待“新常态”所带来的转型新机遇,选择适合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积极适应“新常态”,实现城市持续繁荣发展。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新机遇

 
  首先,区域经济格局重塑带来转型新空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时,世界经济也步入持续低迷、复苏缓慢的新常态。为应对经济新常态,世界各经济体将积极推进区域融合发展。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以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重大对外合作构想开始主动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合作深化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提升将拔高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功能定位,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从区域层面升华到国际层面。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资源型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升,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空间,提高区域间要素流动性。资源型城市也可借助战略实施的关键期,积极申请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相关政策和资金,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位条件。新常态下区域合作方式从产业间分工向产品价值链分工合作转变,从资源要素互补式区域合作向创新发展互助式合作转变,使更多的资源型城市有机会参与到成熟产品乃至创新产品的分工活动之中,并且保证了区域间转移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态效益。
 

  其次,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经济主体新活力。新常态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活力。推进资源型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体制机制和投入问题,克服发展“路径锁定”制约,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引入竞争以及剥离资源型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适应市场需求,全面化解产能过剩,找准未来发展方向。新常态下,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民营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将丰富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体类型,激发投资和消费需求,缓解城市就业问题,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第三,内需潜力释放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特征。需求变化将直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增加培育新兴产业的机会。这将为资源型城市打造新的增长点提供契机。新常态下,民生性、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而资源型城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有所欠缺,加强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有利于保持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又有利于改善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区位条件,有助于资源型城市实现从资源型产业聚集的传统模式向金融、科技、人才、市场等要素聚集的现代模式转变。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新挑战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四大挑战。一是资源束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常态下我国的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资源约束逐步束紧。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转型不可避免且迫在眉睫,需积极应对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二是“三期叠加”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显化。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随着要素红利的减少以及资源价改等制度性改革的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问题显化,相较于其他城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阵痛表现得更加明显,历史遗留问题也开始凸显。三是利益冲突体制机制改革阻碍重重。资源型城市的大企业、小政府的城市功能格局带来诸多矛盾,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的短期化与城市要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冲突,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形成合力难度较大。四是创新乏力城市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但是资源型城市技术进步动力不足、技术创新缓慢、人才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等因素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创新领域并不具备优势,难以形成城市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新要求

 
  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出“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一系列的新趋势,经济发展向结构更优、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也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保持合理经济增长速度、重视防范风险、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新的要求。资源型城市作为中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应积极把握新常态下的特征和趋势,主动适应新常态新要求,加快转型升级。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城市转型的核心内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一般都是从产业结构调整开始的,只有按照新常态要求,加速完善资源产业链条,向高端环节转换,才能保持经济增长持久动力;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主导产业,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缓解城市转型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各项风险,才能推动资源型城市从生产性城市转变为消费性和综合性城市。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新路径

 
  结合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新机遇、新挑战与新要求,围绕资源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六大路径实现成功转型。一是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大企业的主体作用,构建城市和区域循环经济系统;二是依据市场导向原则,借助资本运作手段,实现产业的柔性改造和服务型转变;三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园区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投融资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四是重新规划和调整土地利用,通过土地整理,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和现代农业等更新替代产业,实现稳增长和保就业并举;五是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务派遣,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缓解转型风险;六是加快区域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跨区域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和互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投资,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紫叶)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