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区域经济
CMIC:“一带一路”助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20 09:47:41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程明睿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2017年8月22日,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安德烈·约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中俄专家对格洛纳斯和北斗沿丝路经济带导航条件的研究同时结束,有力彰显了北斗系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作用。相对的,“一带一路”也为我国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广阔空间,对我国智能交通安全装备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面临的智能道路基础设施研发动力不足、车辆智能化系统整合度不高、北斗系统国际市场后发等问题。为此,如何借助“一带一路”机遇,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推广与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成为关键问题。
 
  一、“一带一路”峰会创造了发展机遇
 
  为北斗定位系统推广开启先机。作为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的核心定位技术,北斗定位系统的国际化将为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落地提供重要基础。在智能交通安全体系建设中,北斗系统不仅为其提供卫星定位服务,还能提供精密时钟源和独有的北斗短报文服务等。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的成果中,这些功能广泛应用在道路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核能及常规电站建设与运营维护、铁路交通设施建设、海洋观测站建设利用同步授时技术进行的自动化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上,是“一带一路”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互联互通愿景中的重要一环。北斗定位系统的推广,不但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快速有序推进,还有利于降低北斗定位系统基站设施和应用装备成本,推进北斗定位服务和同步授时服务在国内制造业、电子信息、金融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有助于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国际化窗口进一步扩大。早在2015年3月,我国“一带一路”规划全文正式发布,沿线基础设施联通、交通基础建设和发展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的76大项具体成果中,至少有7大项与信息技术合作或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合作互联直接相关,有11大项金融经贸和民生投入领域的协议或共识能够直接支持智能信息化技术流通或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在道路交通安全上,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本身包含利用北斗短报文及通讯技术的交通基础设施、车载北斗定位及通讯系统、北斗交通安全智能监管平台等,拥有一整套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经过数年的国内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进军海外能够与北斗系统国际化策略形成合力;在海洋交通安全上,北斗短报文系统已然发挥出了极大作用,为广大渔民提供了海事定位、天气发布和预警报警功能,丰富的应用经验有助于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的国际化推广。
 
  二、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国际化发展面临挑战
 
  国内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动性偏低,有效的国际化推广模式亟待形成。据交通运输部2016年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全国公路总里程以平均每年11.53万公里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下,我国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总比仍然较低,占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比例不到3%,相较发达国家的7%至10%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建设能动性严重不足。建设成本、配套要求和管理人员需求相对较高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国通常是以后装形式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部署,在新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中占比较低,缺乏成熟的推广模式。而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我国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相似,基本设施需求较大且智能化设施配套能力不足。不仅如此,由于同步授时服务,涉及到北斗与GPS设备互通和国家安全问题,推行智能化设施后装面临的阻碍比在国内要严峻得多,探索智能化基础设施前装普及模式势在必行。
 
  车辆智能安全系统整合度有待提高。在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中,车辆智能安全系统直接面对用户,其终端功能水平对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的客户体验有关键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到系统口碑和市场发展动力。就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涉及的车联网系统而言,目前国际前装车联网系统中,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宝沃汽车等整车厂家为服务商的情况居多,这些车联网服务提供商使用的同步授时和定位服务均是基于GPS系统的,北斗系统少有涉及。对于采用了北斗智能安全系统的车辆,由于道路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共享标准不统一、各车载智能安全系统自成体系,一方面造成了不同系统在获取相同道路环境信息时的资源浪费和车载系统总体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导致了车辆对环境物联网和智能管理平台的输出信息无法共享,大大降低了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的运行效率,各类系统间的互相掣肘将不利于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国际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国际卫星定位市场竞争压力大。GPS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于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在2009年北斗二期卫星批量工作之前,是国际上唯一功能齐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国际卫星定位市场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俄罗斯和欧盟为打破GPS垄断,也建立了各自的卫星系统。俄罗斯使用的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1995年建成的,在2011年实现了俄罗斯全境覆盖;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于2005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但由于多种因素计划屡屡推迟,预计在2019年实现系统全功能工作。在“一带一路”地理区间内,三大卫星定位系统应用范围均有涉及,其中竞争力最强的当属GPS系统。GPS系统依靠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服务范围和总体定位精度要优于现有北斗系统。长期垄断为GPS在国际定位与同步授时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车辆前装、智能道路基建等领域的设备时钟同步与定位上具有极大市场优势。北斗系统尚局限于亚太地区,无法进入欧洲市场,只能依靠“一带一路”机遇随设备与技术出口、交流先打入亚太市场中,而这也面临着与GPS系统的激烈竞争。
 
  三、发展策略探析
 
  发挥北斗系统后发优势,借助出口推动北斗系统国际化发展。北斗系统作为较新研制的卫星定位系统,具有独特的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且在卫星齐备的45度内中低纬地区,北斗动静态定位精度与GPS相当,可以预期在北斗系统的35颗卫星实装后,完全有能力与GPS进行竞争。同时北斗短报文功能有助于为用户节约租用通信卫星的成本,有利于实现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的全球化发展。但在GPS的垄断型发展下,直推式发展北斗系统难以快速打开市场空间,在国内已经成熟应用的GPS/北斗双模产品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互联和技术合作,大力发扬北斗短报文独特优势,降低北斗系统成本、提高北斗系统竞争力,将成为北斗智能安全系统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方式。
 
  加快北斗系统应用端软件研发及整合。在北斗系统商业化过程中,客户直接面对的是北斗系统的应用端,应用端功能越丰富,越能充分利用北斗功能为客户服务,北斗市场前景就越广阔。北斗用户数量的提高,能够降低北斗系统平均服务成本和北斗系统客户端价格,进入市场扩大——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因此,深度挖掘应用北斗信息及功能、鼓励整车制造商进行北斗车辆前端软件研发,推动车辆后装北斗系统软件研发,制定接口标准促进前装后装、不同来源软件间互通互助互联,能够有效提高车辆智能安全系统整合度,并借助“一带一路”契机扩大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国际化市场,同时促进北斗系统的快速发展。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是北斗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全面运行的基础之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需要首先解决智能设施成本问题。为此应在有经济及监管能力的地区推广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以丰富的北斗软件功能为支撑,推广北斗车辆智能安全服务,以服务市场带动北斗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成熟的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模式,借助“一带一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促进北斗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化发展。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