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区域经济
CMIC: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02 09:25:09

来源:赛迪-中国工业评论

作者:熊威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再制造”尽管在国外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但对中国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近年来,“再制造业化”概念的内含不断演变,发达国家重新制定“再制造业化”,最终目的不是要实现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归,而是要进一步增强在传统制造业优势环节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更高端的、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作为一种高端循环再生方式,再制造是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它针对的是损坏或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通过修复技术,合理的零部件配套,再制造不仅节省了生产线投资、资源和原材料消耗,还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资源-产品-报废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
 
    国外现状
 
    欧美国家的再制造在设计方面,主要结合具体产品,针对再制造过程中的重要设计要素如拆卸性能、零件的材料种类、设计结构与紧固方式等进行研究。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代表的起步较早的工程机械国家再制造产业已有50多年历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拥有上百项专利技术,并且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
 
    尤其在近两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势头可谓迅猛,全球再制造产业规模超过1400亿美元。作为全球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的美国,产业规模达1000亿美元,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2/3以上。再制造企业有近7.5万家,从业人数约50万人。日本上世纪末也加强了对工程机械的再制造,再制造工程机械中,58%由日本国内用户使用,34%出口到国外,其余的8%拆解后作为配件出售。
 
    美国的再制造战略着眼于通过创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日本着眼于研发新兴产业,法国“工业振兴新计划”中的七大战略产业主要是知识与技术密集的产业。发达国家再制造战略的主要目标包括:加快制造业增长,如法国提出6年工业增长25%的目标;改善制造业对外贸易平衡格局;维持或增加制造业的就业水平。
 
    日本的再制造行业已颇具规模,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含有再制造零部件的产品,大到汽车小到手机。日本人对再制造产品并不排斥,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再制造成了环保的代称。在日本,再制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新兴产业,废旧产品零件经过再制造循环利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然而,再制造需要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如甄别回收零件和检测再制造零件需要高度精确的检测装置,还要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不逊于制造新的零件。再制造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就会失去顾客的信任,甚至成为骗子们巧舌如簧的温床。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的再制造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再制造巨头,其再制造公司在北美、欧洲及亚太的8个国家有19家工厂、160条生产线、近4000名员工。在成熟的市场中,卡特彼勒在全球范围内售出的零部件有20%是再制造的零部件。2005年,工程机械巨头企业卡特彼勒率先在上海临港成立了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有100余名员工。目前,在华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2012年,公司全球再制造业务销售收入40亿美元。
 
    沃尔沃公司在全球有8家再制造工厂,年生产的再制造产品数量超过120万件。2013年底,沃尔沃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再制造中心。沃尔沃中国再制造中心依托沃尔沃集团超过70年的再制造经验,借鉴已成功在全球各地运营的9家再制造工厂的成熟模式,所有出厂产品均须通过同新品一样的严格的标准化测试,在生产中融入最新的技术改进,这些举措保障了再制造产品性能不仅能够达到新品性能,同时,超过新品性能。沃尔沃再制造产品质保期与新件相同,且能即时交货。
 
    除此之外,小松、凯斯等企业的再制造产业也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各自企业产值的主要板块之一。
 
    先进经验
 
    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再制造业化战略,在较短的时间里推出了内容非常丰富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归纳而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
 
    包括加强培训,提升制造业工人技能以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例如,美国政府的美国毕业生计划,投入120亿美元,利用10年时间增加500万名社区学院毕业生。日本有人才与职工培训计划。法国出台了新老员工技能传承的补贴计划。美国还计划更新改善公路、电网等老旧基础设施,发展高速铁路、新一代空运控制系统、高速宽带等。
 
    改善新兴产业的融资条件
 
    美国政府设立了总额为250亿美元的先进汽车制造业贷款项目,其能源部还为制造风轮、太阳能电池板、节能窗户及其他清洁能源设备的工厂提供融资担保。法国政府也采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贷款,扶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支持鼓励研发创新活动
 
    美国《复苏法案》安排了180多亿美元用于资助研发,对研究与实验给予永久性税收抵免。法国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参与欧盟的研发项目,支持创意活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日本对鼓励创新制订了详细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日、法均采取措施促进产学研交流合作。
 
    增加本土制造的市场机会
 
    美国提出了5年出口倍增计划,利用多边机制或区域贸易一体化机制努力为本国产品打开市场。法国试图通过对等开放打开他国政府采购市场,采取扩大出口信贷、放松出口管制、推动对外投资等具体措施增加其工业品的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加大对本国市场的保护,美国《复苏法案》规定了“购买美国货”的条款,要求在公共工程建设中采购本国产的钢铁及其制品,要求国土安全部购买本国产的纺织品和服装。法国制订了推广“法国制造”计划。美、法均重视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市场。日本将扩大对新兴市场的出口,作为制造业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招商引资
 
    美国推出了“选择美国”计划,制订了5年吸引1万亿美元制造业跨境直接投资的目标。法国政府将出资2亿欧元,向有意重返法国投资的企业提供预付偿还金补贴,鼓励企业回归,促进国内就业。
 
    我国再制造业尚处起步阶段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300万台,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废旧汽车约500万辆,报废电脑、电视机、电冰箱1600万台,报废手机2000万部,每年产生约8亿吨固体废物。有业内人士估算,即便仅将其中的10%进行再制造,产值规模都将超过千亿元,潜力巨大。据官方数据分析,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
 
    我国再制造产业起步晚
 
    目前,在中国再制造行业还处于初期阶段。2009年,工信部确定了包括徐工、千里马、柳工、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以及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在内的7家工程机械企业为第一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明确支持工程机械企业发展再制造产业。
 
    法律法规不完善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史佩京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相继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再制造技术标准、法规和指令体系,并对再制造产品品质保证有严格要求。而目前,国内的再制造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界对再制造的认识还不够统一。
 
    未形成规模和体系
 
    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国内几个主机生产企业和相关代理商企业。它们的再制造产品多为自己生产的关键零部件或代理回收的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再制造率较低,再制造产业规模较小。再制造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和资质管理等方面标准缺乏,制约了再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再制造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主要是反向物流体系,就是如何把旧件返回到原制造商进行再制造。一个很容易被低估的挑战是,如何管理旧件回收的逆向物流体系,从而有效地回收旧件,并且保证这些旧件可以被有效地再利用。
 
    技术储备不足
 
    我国再制造修复改造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工艺技术上,已经能够满足用户对再制造产品的基本需要,但尚未形成提供成套、成线产品及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例如在机床领域,有关信息化和数控化方面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包括经济型数控系统应用或数控系统功能升级等数控化改造,机床信息化终端系统、机床状态监控系统信息化提升和安全防护系统,以及机床环境改造优化升级等。
 
    技术合作与产业升级
 
    我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分工关系,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近年来,我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口结构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与资本密集产品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将使我国逐步与发达国家展开正面竞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与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战略处于同一窗口期。
 
    面对具有如此诱惑的市场机会,我们应一方面加紧出具更完善的再制造技术标准、法规和法令,另一方面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借鉴国外先进的再制造技术和体系,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营造适宜的生产和服务环境
 
    发挥企业自身优势,逐步完善专业化回收、拆卸、清洗、再制造产业链条,通过引进专有技术和专业设备,专攻再制造某一工艺环节,精细分工,密切协作,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将经营模式由二手产品销售向产品再制造转变,由直接向社会提供二手产品,向为用户提供成套(或成线)再制造产品转变,提升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最终成为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开展技术创新与合作
 
    逐渐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在再制造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提高再制造水平。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逐步引进著名研究机构的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实验室,或合建博士后流动站。与中小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研发联盟。创新再制造成形加工的关键技术,研发用于再制造的先进表面工程技术,使再制造零件表面涂层的强度更高、寿命更长,确保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不低于或超过新品。
 
    加强质量管理
 
    坚持产品质量是再制造生命的理念,制订品牌建设总体方案,围绕再制造产品的功能提高和性能改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建立再制造质量监测制度,以严格的无损检测和寿命预测技术及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确保再制造产品优质高效,逐步提高再制造产品客户认可度。
 
    我国应尽快建立系统、完善的再制造工艺技术、质量检测等标准,以推动再制造走向规范化的标准体系。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