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区域经济
CMIC:发达国家怎样“补短板”让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09-28 09:37:22

来源:赛迪智库-产业政策所

作者:郑长征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一、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重振制造业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在政策导向上重视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忽视制造业的发展,“去工业化”倾向明显,造成美国在钢铁、汽车、电子、消费品等传统优势领域逐渐弱化,形成了“强金融、弱制造”的产业格局。由于对金融业等虚拟经济的过度依赖,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低迷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乏力。美联储在2008至2012年实行了数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利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试图提振美国经济。但是,这一举措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增长,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复苏效果。经过反思之后,美国社会认识到实体经济对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性,而美国的短板恰恰是忽略了制造业的发展,为此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引导高端制造业回流。
 
  美国“再工业化”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金融业高度发展,投资回报率远高于制造业,各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和虚拟经济领域的过度投资,造成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不足。二是美国制造业领域高级工程师和尖端人才供给短缺。在非金融领域,美国主要是从其他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并通过流通领域和品牌价值的经营,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金融和流通领域的一夜暴富赚快钱理念严重冲击了美国靠个人奋斗、靠勤劳诚实劳动致富的传统价值观念。美国的年轻一代无论在专业选择还是职业选择中,都出现了远离工厂,远离制造业的现象。相比制造工厂里的工作,年轻人更倾向于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美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一直不断增长,但工科类专业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86年的9.7万下降到2007年的8.1万。
 
  为解决制造业发展短板对整个经济的不利影响,确保美国在全球经济的领先地位,围绕“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颁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提出7大政策措施,即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研发三大要素方面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发挥制造业和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社区集聚和创新;为大型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开拓国外市场,为制造业产品创造更大规模的需求;改善制造业的税收、金融等商业环境。二是颁布《制造业促进法案》。该法案于2010年8月,旨在给予美国本土制造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制造业成本,刺激出口,如降低制造业所需的原材料的进口关税,对投资在本土的美国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三是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12年2月发布了的该计划,旨在通过加强政府和民间联合投资、加强政府对先进制造企业的采购、加强国家安全相关领域的投资、加快制造业劳动力更新、强化先进制造业工人培训、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伙伴、加强产业集群伙伴关系、加强政府和跨领域投资机构对先进制造业投资力度、加强研究和实验税收减免力度等措施实现加快中小企业投资,提高劳动力技能,建立健全伙伴关系,调整优化政府投资,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五大目标,确保美国未来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德国:从“低价劣质”向“品质卓越”的转变
 
  德国工业起步比法国、英国要晚几十年,“德国制造”曾经一度是“价廉质低”的代表。最初德国的制造业以剽窃设计、复制产品甚至伪造商标的手段,仿制英、法、美等其他制造业大国的产品。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新《商标法》条款,要求所有进口商品都必须标明原产地,以此将劣质的德国产品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英国的举动让德国人开始意识到要想占领全球市场必须得有品质过硬的产品。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德国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制造业,并强化对产品质量的把控。由此,诞生了西门子、保时捷、大众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推动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跃居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第一、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全社会重视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德国认为制造业是立国根本,并将它作为长期坚持原则。德国高度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从钢铁等原材料到零部件,在到产成品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国家的大力推进下,工业迅速发展壮大,并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内成功赶超英国(1913年),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工业强国。到1986年,德国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即便是在当今金融等服务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德国依然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2013年4月,德国推出《德国工业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大力推动物联网以及服务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
 
  第二、建立完善的“法律—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德国高度重视质量,认为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一是在安全管理方面构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包含国内法、欧盟法和国际通用法律法规三个层次。以食品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法律法规为例,德国国内法以1879年制定的《食品法》为基础,以《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食品卫生管理条例》《HACCP方案》《指导性政策》为四大支柱,共包括200余个法律法规,内容涉及全部食品产业链,包括植物保护、动物健康、善待动物的饲养方式、食品标签标识等。二是构建国内工业标准化体系。德国成为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标准化体系为工业保持世界领先做出了巨大贡献。1917年成立德国标准化学会(DIN),系统地制定了工业质量标准,将数十万条的行业法规转化为具体的业内标准。如,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食品生产标准、食品加工标准、产品标签标准和销售标准。目前,“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涵盖了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家政等各个领域,国际机械制造业的标准约有2/3来源于德国。三是构建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德国在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明确由质量认证机构对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规格、成品质量等进行逐项审核,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德国的GS认证(“安全性已认证”),按照工业标准DIN及欧盟统一标准EN进行检测。尽管他是非强制的自愿性认证,但普通消费者普遍认可,带有GS标志的产品设备在市场更有竞争力,几乎所有的德国设备制造商都积极进行此项认证。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在创造“德国制造”声誉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第三、注重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严谨、富有活力、高技术水准的技术工人。技术娴熟产业工人将设计蓝图变成精美的产品,使得德国企业在世界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德国推行“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员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岗位。德国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学校、企业等各方在学徒制实行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了青年学习就业等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的实施。德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学校法》、《就业促进法》、《青年人劳动保护法》等多项法律,明确规定,初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必须要接受三年或三年半的职业教育,才能被聘为企业员工。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70%左右的德国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3-4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1-2天在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培训职业多达350多种。政府和企业都设有专门的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和学生之间形成双向选择。当前,在“工业4.0”战略中,德国更加强调企业和教育部门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继续创新,确保德国工业的领先地位。
 
  三、日本:实施质量救国战略铸就制造强国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国内工业基础遭到严重破坏,30%-60%的工业设施损毁;二是资源匮乏,制造业所需的很多资源依赖进口。针对工业发展的短板,日本制定了质量救国的发展战略。通过向欧美工业强国学习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方法,并快速消化,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快速重建工业体系,迅速成为亚洲高度发达的工业强国。

  第一、从国家层面制定实施“质量救国”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产品“质次价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破坏的基础工业,日本认识到只有快速打开国际市场,得到国际市场的充分认可,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重建整个工业体系。为此,日本政府将“质量救国”确定为国家战略。一是认真向美国学习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日本利用美国为对抗前苏联,需要日本快速恢复国力的有利机会,不断学习吸收美国的先进质量管理经验,邀请美国质量专家戴明、朱兰等来日本讲学,强化日本国内企业质量管理理念。二是完善工业标准化体系,确保工业产品质量。1949年,日本颁布《工业标准化法》,确定工业标准化的法律地位,并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工业标准化制度,有效帮助了日本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活动。2006年颁布《日本国际标准综合战略》,明确了未来10年日本的国际标准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日本政府成立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负责制定工业标准,该委员会由30位学识经验丰富的人组成,具有审查权,任何政府主管大臣都无权越过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制定工业标准。同时,注重将标准的制定与产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三是出台质量激励政策,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日本政府鼓励企业职工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不断开展微创新,提高产品工艺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工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得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迅速成为制造强国,并涌现出众多享誉国际的品牌。
 
  第二,充分利用国外创新资源,提高国内技术水平。凭借原有技术基础和对技术的驾驭能力,日本采取了多方位、多渠道引进国外技术,快速提高国内技术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对工业技术的引进,既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技术,也有当时欧美应用成功的最新技术,并兼顾已完成实验但尚未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或尚未实现商业化的技术,甚至包括正在实验中的技术。这种广揽博收、博采众长的技术引进方式,加上日本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使得他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了工业基础技术体系的重构。在1950~1975年25年里,日本引进吸收了全世界半个世纪开发出的先进技术,但外汇支付总额不到6亿美元。据日本测算,这种做法使其节约了2/3的时间和1/9的研究开发费用,但成果显著。由此,日本在60年代便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缩短到10-15年,到70年代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到80年代其工业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已处领先地位。日本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强调在充分了解先进国家同类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地引进适用技术,并充分研究该技术在研制过程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过程。这种广泛有效的技术引进方式,使日本企业能够在深刻了解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水平的国际起点上。因此,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了钢铁、造船、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也并在半导体、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强化自主创新,确保制造业自立发展。日本重视在技术引进后的自主创新。日本企业家普遍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特殊时期内,依靠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通过模仿的方式快速实现日本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必要的,但是此后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发展,否则将只能一直跟在欧美国家的后面,最终失败的终将是日本企业。基于这个认识,日本企业普遍采取结合引进的技术,谋求通过不断的产品、技术、工艺及其组织创新,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带来了日本制造业的自主独立发展。如,索尼凭借不断创新,从一个创立之初仅有2名员工的小微企业,迅速成长为世界电子产业的巨人。同时,日本企业注重结合自身特点,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创造,并在创新中建立自己的品牌、技术特色和产业优势,引领日本制造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便是从经济恢复时期引进国外的装配技术,通过创新来实现外国车型的国产化开始,最终创造日本汽车品牌,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登录美国本土。依托日本车省油、好用的优势,日本汽车制造企业一举打败当时美国本土的汽车制造企业,使得日本一跃成为汽车强国。
 
  第四、不断创新生产管理方式。充分考虑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和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丰田公司将美国的大规模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创造了日本特色的“看板生产模式”,即丰田生产方式,利用看板在制造环节的上下工序之间的传递,实现生产信息的传递,确保生产各个环节物料供应准时化,最小化各工序成本,实现准时生产,确保产品准时供应市场。美国学者将其总结为精益制造模式,并在美国汽车企业推广使用,结束了福特大规模生产模式,从而提升了美国汽车制造水平。同时,日本把引进美国的品质管理模式改造成了强调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合理规划制造过程,减少时间人力和材料浪费,对产品品质实施彻底的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第五、重视“工匠精神”和中小制造业的创造力。日本制造业能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和其重视“工匠精神”和中小企业的密不可分。日本人擅长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地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众多日本小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一辈子只专注于把一项生产技术做到极致。很多规模小,员工数量少的中小制造企业生产的高质量和高精度产品是很多制造业大国的顶尖机器设备必不可少的关键零部件。
 
  四、对我国制造业“补短板”,加快转型升级的启示
 
  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但是大而不强,存在工业基础薄弱,高精尖技术依赖进口,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模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应借鉴美、德、日三国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补短板,实现制造业转型发展经验,切实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一)充分认识工业基础的关键作用,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补短板的经验表明,工业基础,尤其是基础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更是制造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工业领域任何创新,都是基于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所谓的技术不行,同国外存在差距,追根溯源都是工业基础不行。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充分重视工业基础能力建设,花大力气“补短板”,加快基础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的研究和发展,切实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快落后技术和工艺的淘汰力度,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创造市场,确保企业有足够的盈利能力来支撑产品、技术、工艺换代更新。
 
  (二)强化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德国、日本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质量过硬,品牌价值高。在工业发展阶段,两国都曾经化大力气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来铸造制造业产品质量。针对当前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应借鉴德、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将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提升高国家高度,从法律、标准、技术、方法等层面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合我国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荐质量强国建设。
 
  (三)重视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是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应重视中小企业培育发展,打造一批专注于特定领域,专业技术过硬、创新创造能力强、质量可靠的单项冠军企业。
 
  (四)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出发点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各国普遍重视根据人的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为制造业发展输送各领域、各层次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一是重视培养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继续深入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计划,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重视培育高科技人才。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切实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同时,改革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以适应我国基础科学发展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三是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积极探索建立类似德国“双元制”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或城市先行先试,探索开展“双元制”职教模式试点示范工作,培养发展急需的具备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产业技术工人。四是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畅通上升渠道,吸引更多的中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