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投融资研究
CMIC:BAT角力AI领域 煽动生态链蝴蝶效应

发布时间:2016-11-08 22:25:17

来源:赛迪-中国电子报

作者:李佳师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每一轮风潮面前,BAT注定不可能风平浪静。阿里、百度、腾讯的竞争在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之后,今年又拉开了AI(人工智能)的新一轮竞争大幕。
 
  9月,在“2016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宣布开放百度大脑开放平台、百度深度学习平台,将AI列为公司级核心战略。随后被称为美国科技公司中最有权势的华人代表、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离职,被传将加盟腾讯就任联席总裁,主管腾讯AI与虚拟现实(VR)业务。9月22日,腾讯AI实验室宣布成立,将进行AI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实验,推出机器人开放平台,将腾讯的计算机视觉等AI核心技术共享给伙伴。而10月13日举行的阿里云栖大会传递出的信息是,阿里正在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公司演进,并公布多项AI应用成果,包括利用AI给整个杭州市装上“大脑”。
 
  BAT如何布局AI战略?在新风口,BAT将展开怎样的纠葛?又将煽动起中国AI生态链怎样的蝴蝶效应?
 
  进入:谁早谁晚?
 
  互联网企业的参与和推动注定影响这个世界的技术格局和潮流,所以当AI来临,BAT对其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BAT都闻到了AI要来的气息,采访中普遍认同,百度是进入时间最早同时也是最系统化布局AI的企业,其次是阿里(阿里早期用的词汇是DT和大数据),腾讯相对要晚一些。因为早一点,所以“百度早先在深度学习、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上有较大优势。但随着深度学习的普及,加上AI人才的流动,这个优势会变小。”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整个AI应用层面的探索仍在起步阶段,投入大、风险高,究竟BAT哪家能在人工智能的战场上取得中场胜利,还很难断言。”新智元创始人杨静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产品:谁优谁劣?
 
  关于这几家企业在AI上的布局,有人说,因为业务基因不同,所以BAT在AI领域的投入力度、定位也不同。
 
  从定位来看,或许因为搜索业务天然就和人工智能相关,又或许李彦宏本人就很“技术控”,从李彦宏自己挂帅到技术布局以及投资方向看,百度希望未来成为一家人工智能的公司。而阿里的基因是商业,后来有了阿里云,所以阿里对AI的定位更多是基于阿里的业务场景,一方面是让AI成为自身大数据分析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对外输出人工智能服务能力。腾讯的基因是社交,因此如何将AI与社交、游戏结合是其对AI的需求。
 
  从产品上来看,百度目前主要的AI有几类:一是针对消费者的个人助理“度秘”,为用户提供生活服务帮助。二是针对企业级的AI应用,这些相对隐在幕后,主要提升百度的各种服务和业务,未来也有对外提供服务的可能。三是无人驾驶汽车。应该说这是非常复杂的AI。据介绍,百度无人汽车的目标是“三年商用、五年量产”,目前合作的厂商包括宝马、奇瑞和长安等,从透露的情况看,百度在做4级(无人驾驶)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阿里目前的主要AI产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AI替代客服。比如阿里“小蜜”,公布的数据显示,阿里“小蜜”每天在应对百万级服务量的情况下,智能解决率达到了80%。二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电商场景,包括身份识别、图片搜索、违规图片识别等。三是AI在金融业进行风控。目前蚂蚁金服已将AI运用于蚂蚁微贷等。四是AI助力城市管理。杭州正利用AI构建“城市数据大脑”,阿里是重要参与方,从杭州萧山区的部分路段的初步实验看,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使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五是利用AI解放速记员和书记员,比如协助法院庭审、视频语音转录。
 
  腾讯的AI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自己的QQ、微信、游戏等产品中,同时也有一部分是对外输出的产品和服务。一是针对个人的“小微”,是一个应用于微信平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类似于微软“小冰”,这是在微信与小冰冲突之后推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二是针对2B市场的AI应用,比如“云搜”和“文智”。
 
  赛迪顾问高级咨询师向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的主业是社交与游戏,某种意义上看,AI对其的影响未必比VR大,所以VR更有可能是其关注的重点。”
 
  有分析人士称,从目前各家的产品与应用来看,百度的高举高打和重投入被看好。但也有人称:“‘度秘’、‘百度大脑’目前无法看到很好的商业前景,而无人车需要在几年之后才见分晓。相比较而言,阿里AI支持电商,腾讯AI支持社交,虽然没有那么宏大,但商业思路更清晰,确实能带来实际价值。”
 
  这几家企业在商业核心上并不相同,而且AI的商业应用也尚在摸索期,所以现在还不是给各家企业下结论的时候。对于未来AI的预期,还要取决于坚持和想象力,就像十几年前我们没有搜索、没有电商、没有社交软件一样。
 
  未来:谁更有机会?
 
  向阳表示,大家关注BAT,更愿意将其与业务高度相似的国外巨头进行比对,比如百度与谷歌、阿里与亚马逊、腾讯与Facebook。与国外巨头相比,从各方面来看,差距还都是比较大的。当BAT正在推动各自的AI平台开放之时,国外巨头已经度过了各自开放,同时进入了“手拉手”的状态,联合做更多AI的事。9月28日,亚马逊、谷歌、Facebook、IBM、微软宣布成立非营利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目标是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制定和提供范例,推进公众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并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吸引民众及社会的参与和讨论,并加速研究人员进行协同研究。
 
  尽管他们之间有竞争关系,但不妨碍大家在一起。
 
  在中国,通常当BAT加大和加速布局AI时,一定会引来资本界和社会各方对AI的关注,推动中国AI更快的发展。
 
  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加速融合将会是接下来AI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吴甘沙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今年年初创立了驭势科技,专注无人驾驶汽车。余凯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副院长,现在是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的CEO。
 
  在未来,中国的AI发展,是垂直细分应用的企业和创业公司有机会,还是BAT更有机会?BAT会“买、买、买”从而吃掉各类AI公司吗?在BAT拉开AI序幕的时候,市场和生态的各种忧虑就已经存在。
 
  应该说,这些忧虑都太早,目前看,中国AI市场完全没有到“针尖对麦芒”竞争的时候。从AI领域供给侧能力来看,刚刚处于萌芽状态,无论是“供给侧”能力的培养,还是“需求端”的接受度,都需要“供给侧”解决更多的问题,做出更多的“亮眼”的事情,来培育市场、启动市场。
 
  采访中,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说的一段话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曾参与“杭州城市数据大脑”项目建设,该项目给他触动最大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这个城市领导人的观念、勇气和执行力。中国有这么大的需求市场、有这样的决心和执行力,供给侧和需求侧联手,未来中国的AI有更多的变量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
 
  关注和推动中国AI发展,我们需要更大的视野。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